简介

          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核心区,渤海路以南,工人文化宫以北,清池大道以西,运河西侧河堤以东。总建筑面积31000m²,展陈面积约为15885m²。展馆分为三层,一层有三个展厅,两个主要展厅分别是“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总览厅”和“一船明月过沧州——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另有一个临展厅。二层有三个展厅,分别是“见人见物见生活——大运河生活美学展”、“指尖大运河——非遗技艺体验和研学馆”、“大运河非遗玉雕馆”。三层有一个展厅,为大运河非遗数字体验馆”。各展厅围绕非遗活态化展示需求,采用场景塑造、雕塑、绘画、屏幕互动、体感互动、沉浸式体验、传承人现场表演、研学等多样化的展示和活动手段,向观众呈现非遗视听盛宴。共展示非遗展项1022项,其中活态展示522项,多媒体展示500项。其中包含人类级19项,国家级370项,省级103项,市级30项。



          一层展厅共有总览厅、沧州厅两个常设展厅。其中:总览厅梳理与展示大运河流经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级行政区的非遗代表性展项,重塑地方传统场景,追溯历史文化经络。每个省段设置一个重点活态展示项目和若干多媒体互动项目,展示了311项非遗,包含人类级非遗16项,国家级258项,省级37项。



          沧州厅展陈面积约1400平方米,主要展示了沧州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08项,包含国家级19项,省级59项,市级30项。沧州是京杭大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地级市,围绕各地核心重点项目,结合地域特色和典型景观,挖掘大运河故事,创作具备地域特征和项目类型特征的代表性文化场景,以场景为串联,构成对大运河沿线各地域文化的整体印象。



          二层展厅共有美学厅和指尖厅以及大运河非遗玉雕馆三个展厅。其中,二层美学厅以大运河沿线城市的日常生活空间与非遗实体物件的组合,来展示大运河非遗的材料美、工艺美和视觉美,着重展现运河居民的生活智慧,促进非遗在我们现代生活场景中的应用,多媒体沉浸式体验运河沿岸非遗风光。展示了103项非遗,包含人类级非遗3项,国家级93项,省级7项。二层指尖厅主要以非遗作品展示和非遗技艺体验为主,是大运河沿岸相关非遗文创、技艺体验以及研学场所,主要分为文创空间、手作空间与研学空间三大板块,观众可以在文创空间欣赏各种非遗文创品,在手作空间直接动手,体验非遗制作的乐趣。研学空间里有教学区域和阅读区域,观众可以在这里阅读相关的书,了解更多大运河非遗的内容。二层大运河非遗玉雕馆,展厅内总共划分了三个单元: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玉雕,以苏州为代表的南工玉雕,以师古而不泥古的仿古玉雕。该展厅旨在传承弘扬大运河沿岸源远流长的玉雕艺术。



          三层为沉浸厅,通过数字内容与多媒体技术的完美应用,满足观众休闲娱乐的基础需求,同时通过视、听、触、参与、交互的多维设计将人的多感官结合,引发情感共鸣,让观众感受非遗的强大魅力。



          整体设计围绕非遗活态化展示需求,采用多样化的展示和活动手段,做到既有真实性、整体性的展示,又有传承性,寓教于乐的体验,以及文化和艺术的感染和熏陶。多样化的展示和传承手段包括:场景塑造、雕塑、绘画、屏幕互动、体感互动、沉浸式体验、传承人现场表演、研学等。